转正申请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Keywords: 职场
申请理由
试用期工作总结
工作回顾
工作总结
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
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如何改进不足
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建议
本人自 2022 年 12 月 8 日加入公司以来,至今已近 6 个月试用期。根据公司制度,现申请转正,恳请主管予以批准。
自加入公司以来,我主要完成/进行了以下工作:
同义词挖掘(Done) a. 调研同义词在搜索中的应用,以及当前搜索服务的现状,确定未来的上线方案; b. 调研常见的同义词挖掘方法,实现了基于 DocSim,ClickSim 和 pseudoDocSim 的挖掘方法,并优化了计算效率; c. 构建了完整的同义词离线挖掘流程,包括:候选挖掘,打分计算,后校验,离线评估等; d. 调研了利用 Amazon 搜索结果和 ChatGPT 辅助校验同义词的方法; d. 根据 pv 和强弱对同义词划档,分批上线同义词并取得体验和 GMV 两个方面的收益;
产品核心词(Done) a. 调研了常见的标注工具,并支持了部分标注工作;
Term Weight(Hold) a. 调研了基于 Term 熵的 Term Weight 计算方法,并完成相应的计算流程;
大模型评测(Doing) a. 初步完成大模型在相关性任务上的评测,走通 ChatGPT 和内部大模型 LLaMa 的评测链路,为后续评测及优化确定方向; b. 通过优化 Prompt 尝试解决目前在部分细分类别上的相关性判断 case,进行中;
回顾这近半年来的工作,我的精力主要在同义词挖掘上,期间为了更好的优化同义词的准确性,调研了很多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不错的效果(90% 以上的准确率)。 然而在挖掘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同义词挖掘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优化搜索体验,导致迟迟上线验证效果,也没有合理安排好期间的一些其他工作(比如标注和 term weight),最终顾此失彼(Term Weight 相关的工作没有继续下去)。 可以看到,我在工作过程中,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任务本身(具体来说即离线指标),而忽视了项目的真正价值在于线上收益或者用户体验; 在后续的同义词工作中(长尾同义词的挖掘),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同时有了第一次上线实验的经验,开始采取小步快跑,即快速上线验证与离线迭代交叉进行的方式,以优化用户体验并取得线上收益为第一目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同义词二期的周期大幅缩短)。 至此,也使我对公司“关注用户体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这一以消费者导向的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理解。
技术是基础,业务是核心,如何把技术产出应用到线上业务是我未来要继续提升的地方; 最近我的工作主要是对大模型的评测,这本身是一个偏向离线的工作,但在评测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量目前线上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大模型的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后续工作的重点; 这其中还有很多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把大模型的结果作用到线上(大模型本身很难直接上线)等等。
在同义词工作中,曾遇到过因为计算资源上涨导致无法上线的问题;其中一方面是对工程认识不足,但我认为也有工程不够规范的原因; 另外,有很多体验优化方面的工作,可能线上收益不明显,甚至为负,希望有一些指导标准明确体验优化方面的收益。